成都市新都区企业共享空间赋能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新动力

2021-08-11  来源:互联网 

成都市新都区在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中,针对石板滩街道作为新都区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核心区,在中车等重大项目集聚效应的影响下,多个大型企业纷纷落户的实际,着眼适应企业发展需求,指导石板滩街道创新建立首个便捷化、一站式企业共享空间。自运行以来,石板滩街道企业共享空间已组织开展党建活动、和谐劳动关系宣传月、春风行动等各类活动20余场(次),集成化、全方位的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为企业降本增效起到了积极作用,充分激发了辖区内企业参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的主动意识。去年以来,辖区内44家企业被认定为和谐劳动关系单位,认定率达25.8,与同期相比提高了3个百分点。

  观念转变实现手段创新

“打造共享空间的设想,来自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共建共享理念。”说起建立企业共享空间,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平台最初的打算时,新都区石板滩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彭柳源告诉笔者,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关系公共服务需要转变思路,不断创新方法手段。

新理念带来新变化,从开始建立到现在的半年多来,石板滩街道始终秉承“服务、整合、共享”的新时代劳动关系基层治理理念,持续拓展企业共享空间服务能力。已由原来的政策咨询、就业招聘等业务提档升级为集劳动纠纷调解、孵化培育、资源链接等为一体的劳动关系公共服务平台。

“企业共享空间的持续完善,让我们不仅可以利用现成的资源开展培训活动,还能在相互交流中提升家政服务水平。”川妹子家政服务中心张女士感慨地说,今年以来,他们已在石板滩企业共享空间开展活动2场。同时,通过与其他企业的交流,公司劳动用工规范化管理水平逐步增强。

据了解,像川妹子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这样主动成为企业共享空间的一员,积极分享交流管理经验的企业已有21家,占该辖区企业比例的19.6。

紧扣需求解决实际困难

建立企业共享空间不难,难的是如何发挥好这个平台应有的功能作用。建立伊始,石板滩街道坚持把“紧扣企业与职工需求、推动和谐稳定发展”作为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次活动的策划和实施,都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主动征求企业和职工的意见建议,重点聚焦民营经济领域招工用工、技能人才培育、劳动纠纷调解等方面的问题和需求,确保活动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切实为企业解决“难点”“痛点”问题。

“我和朋友一起创业,尝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今年上半年,在企业共享空间蓉漂驿站的介绍下,我现在在做川音艺谷项目的设计和运营。”大学毕业生小孟告诉笔者,在街道的助力下,他的事业发展越来越好,为实现梦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得到解决不是个案。同样,当地的失地农民在企业共享空间也充分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前脚刚刚签订征地拆迁协议,后脚就通过政府的招工平台找到了工作。”失地农民老李感慨地说,“我们年龄大了,又没有一技之长,就想找个离家近的地方上班,听说街道有个共享空间能帮助找工作,我就去登记了自己的就业想法,不到一周,在家门口就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石板滩街道始终把企业共享空间作为就业招聘供需对接、技能提升培训的“基站”,已为1500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开展各类培训4000余人(次)。

文化引领彰显区域特色

石板滩街道常住人口中,客家人所占比例超过90。基于这个现状,石板滩街道在企业共享空间的打造中,注重客家文化引领,设置“东山”会客厅,张贴反映石板滩变迁、客家名人、客家风俗等客家文化的宣传画,放置“天鹅蛋”“二荆条”“幼玉米”等客家农产品,在劳动纠纷“一站式”联处中心放置“有事围道说”标语牌,浓厚的客家文化氛围为打开心结、化解纠纷营造了轻松舒适的环境。

今年5月,当地居民温某反映其已工作了15年的工厂搬迁到外地,离家距离较远,自己不愿意到新厂上班,双方因经济补偿问题发生纠纷。“有矛盾纠纷我们喊到一起当面说。”在了解到双方都是客家人以后,街道调解员把双方请到“东山”会客厅,按照当地习俗各自畅所欲言,反复解读补偿相关政策,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双方在心平气和的交流中化解了矛盾纠纷。

据介绍,石板滩街道劳动关系“一站式”多元化解联处中心作为企业共享空间重点功能区域,作用发挥非常明显,半年多来,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3起。

下一步,新都区将在石板滩街道试点的基础上,指导其它镇(街道)、产业功能区结合自身实际,打造具有区域特色、方便适用的企业共享空间,组织龙头企业和商业综合体建立职工共享空间。(彭波 吴有华)


文章评论

共有 51 位网对文章表示很赞!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