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天域求音,为人间写情” 罗成用音乐点亮疫情中的“大爱之光”

2020-02-16  来源:互联网 

今年的春节注定是特殊而难忘!新冠肺炎疫情把老百姓拦在家中静静地守候,默默地期待。在这个特殊时期,艺术家们同样也不缺席,在大后方为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助力、加油!因此,苏州市艺术家们情怀大爱,创作出了一批抚慰人心的音乐。其中,苏州市文艺创作中心主任、国家一级作曲罗成与罗韵啸(艺名:林森,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研究生毕业)父子携手创作出富有感染力的作品《大爱之光》(与马正卫合作作词,李媛媛演唱),《Angel,译为天使》(林森演唱、编曲制作),为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出了一份力量。

云图片

被称为“高原音乐人”的罗成,从事音乐创作已近四十载,国内音乐界没有不知道他的。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学习音乐创作,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时既学音乐学又学作曲,师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和现代派著名作曲家赵晓生,系统地学到了传统作曲和现代作曲的音乐创作理论与技能。“向天域求音,为人间写情”是罗成的座右铭,他作词作曲的声乐作品,由著名歌唱家杨洪基、于文华、刘斌、乔军、蓝旗儿等演唱。罗成的音乐生动传神,扣人心弦,给人以幸福和力量。把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化为情与境、意与景的巧妙结合,用新的流畅旋律表达情感意境是罗成音乐作品的风格之一。

云图片

云图片

罗成的作品主要有交响乐《高原花儿红了》等4部,民族管弦乐《昆仑神韵》、《天堂情韵》等8部,交响诗合唱套曲《油田大合唱》等18部,钢琴曲《青海湖随想》等3部。出版歌曲专辑《天域情歌》、《太湖恋歌》等VCD、DVD、音带歌曲系列作品6套;影视音乐《土乡情》、《廉石铭》、舞曲等11部。其中《飞向中国梦》(四重唱)等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云图片

赴贵州实地学习民族音乐

罗成曾在青海省文艺院团、艺术学校、艺术研究所等任职,负责带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查组深入青海多民族地区,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多次担任国家级、省级文化重点研究项目负责人,并撰写完成了9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56篇,编撰书刊99册。著有《高原放歌》、《碎金词谱》等书。参加由中宣部、中国文联、文化部、中国广电总局、中国音协,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等组织的各类音乐作品、论文评比活动,获亚洲国际音乐节金奖,全国人口文化奖、五一文化奖、中国音乐杯、五个一工程奖等各类奖项68项。应邀参加了北京、上海、广东、江苏、青海、内蒙古、四川、陕西、甘肃、云南等17个省市重大文化论坛活动,在国内产生了一定影响力。获“感动中国音乐风云人物杰出成就奖”,入编中国音乐家协会等主办的《中国音乐家名录》、《中国音乐家辞典》。中央电视台、中国音协《歌曲》、中国音乐周报、青海日报、姑苏晚报等国内媒体被誉为“高原音乐人”。

云图片

在青海湖仙女湾体验生活

2011年,罗成作为高层次重点人才被苏州市政府引进,到苏州文艺创作中心担任负责人。在青海曾领略了大高原多民族文化的艺术气质,而今身处江南。罗成说:高原赐予他心灵的品格和进取姿态,深植于他的血液和骨髓中。罗成告诉记者,他所以应苏州之邀,还肩负着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青海大部分汉族认江苏为娘家人,就是延伸江苏与青海在历史人口变迁方面的文化研究,完成国务院参事办、中央文史馆领导再三叮咛和嘱托。江南以委婉柔美、含蓄细腻的风格与高原的豪爽嘹亮、舒展悠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罗成在原有西部多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和研究大江南文化,同时,也为600多年前明朝江淮一带的汉族大量西迁,形成延续至今世居西北的文化体系做一点初步探索。

人物简介:

罗 成:生于1964年,青海平安人,研究生。国家一级作曲,理论家、评论家。系世界华人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专家评委,教育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创新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苏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青海省海东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历任青海省民族歌舞剧院副院长、青海省文化艺术学校副校长、青海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兼《青海文化》副总编等职。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2011年被苏州市政府引进为高层次重点人才,现任苏州市文艺创作中心主任、苏州市高雅艺术专家评委,苏州市群众文化专家评委, 被聘为姑苏区、吴江区、相城区等文化艺术专家评委。 并兼任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等客座二级教授。


文章评论

共有 51 位网对文章表示很赞!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