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专家张健:解析无人零售便利店的新零售运营模式

2018-05-16  来源:互联网 

云图片

 

随着新零售的不断发展,其业态也呈现出多样化形式,从传统的百货商场、大型超市、专营店都在快速的拥抱新零售,这其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业态形式,就是社区便利店。


而今天我们重点解析一下随着新零售概念而衍生出来的社区便利店的新形式---无人零售便利店。


最早无人零售的概念是从无人售货机的出现开始。公元1世纪,希腊人希罗便制造了自动出售圣水的装置,人们通过放置不同重量的硬币,装置则通过杠杆重力感应,打开阀门,放出等量的圣水,这便完成了人类史上的第一次无人零售。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售卖果汁、饮料、面包甚至是即食盒饭,都能通过自动售货机购买到,加之此类自动售货机不会占用大量面积,又能提供便利的商品服务,自然而然成为人们喜欢的零售方式之一。这其中,日本的自动售货机密度最大,发展最为迅速。


而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设备的不断出现及普及,自动售货机已经不能满足新消费群体对于体验度的需求了,应运而生的就是当下新零售模式最火爆之一的无人零售便利店。


我们通过近距离观察及体验可以看出,无人零售便利店的渠道展现形式为:无人+物理售卖空间+电商。在中国无人便利店有三种形式。一种是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如阿里巴巴的淘咖啡。一种是采用RFID技术,如缤果盒子。还有一种是采取二维码形式,如便利蜂。


但不管哪种形式,其背后的商业运营逻辑都是类似或相同的。今天我们就把无人便利店的商业运营逻辑择选几条重要的给大家展现一下:其一是明确粉丝属性;其二是了解供应链模式;其三是了解前置仓的作用;其四是线上与线下紧密结合。


我曾经在《新零售下的粉丝特征》一文中详细阐述过,新零售下的粉丝类型及消费需求。因此,无人零售便利店也是随着泛90后消费群体的崛起、互联网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设备的应用等必然产生的一种新零售形态。


无人零售便利店的供应链有几个环节,供应商—总仓—便利店—消费者,或是供应商—前置仓—消费者的最短供应链条。我们看到无人零售便利店不仅把供应链条缩短了,而且使供应链条更加柔性。比如,供应商基本是最上游的供应商,像蔬菜、水果就会是直接从菜农和果农那里采购,既保证了新鲜与品质,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而在离消费者最近的一公里设置前置仓,使得送货时间缩短到30分钟以内,又把供应链打造的更加柔性。


而前置仓的设置据考察是每日优鲜的徐正首先搞起来的。但是在此之前京东在各个城市建立的分仓也属于前置仓的序列,亚马逊的“空中物流中心”与沃尔玛的“漂浮仓库”都与此类似,只不过没有推进到最后一公里而已。而盒马鲜生的卖场倒是像一个前置仓库,因此与每日优鲜一样解决了30分钟送达的快捷体验。而前置仓的使用,不仅大大缩短了供应链条,而且降低了运营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前置仓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消费者的满意度,使消费体验增强,同时增强的还有消费者的粘性,而粘性就意味着复购,在其他生鲜卖场还在为拓客成本而烦恼的时候,每日优鲜却只需要考虑如何增加消费者喜爱的新产品。


那么无人零售线上与线下如何结合才能算是达到了新零售的标准了呢。首先还是要在线下把场景化布局建设好,使之具有社交属性与人文属性;第二,在选品上要尽量体现个性化,哪怕是包装个性化;第三要利用物联网技术及人工智能设备提高消费者的体验度;第四要把线上与线下的数据打通,并且同款同价。


受篇幅所限,今天我们分享的只是无人便利店运营关键点的一部分,更多的交流可以新浪微博@新零售专家张健,进行更细致的交流。(文/张健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行业专家)



文章评论

共有 51 位网对文章表示很赞!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