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规+协同 南昌市青山湖区城管部门创新之道解共享单车管理难题

2020-05-16  来源:互联网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经济和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型的出行方式,解决了城市“最后一公里”出行的痛点,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构建绿色出行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2017年起,多家共享单车品牌陆续进入青山湖区,早期的粗放式投放让该地区的共享单车经历了“野蛮生长”的发展阶段,在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改变城市出行结构的同时,也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单车数量过剩、乱停乱放明显,城市的交通秩序和形象受到了影响。对此,青山湖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通过总量控制等一系列创新举措解决管理难题,助推共享单车的精细化管理,积极履行好相关职责,加强监管与服务,与企业、市民共同努力,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好事变“难事” 乱象丛生引发管理困难

共享单车为市民“最先和最后一公里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同国内其他多个地方一样,青山湖区也曾出现车辆无序停放、企业主体责任难落实、大量管理责任转嫁给政府、骑行者文明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

2017年起,大量共享单车涌入青山湖区并迅速发展,对青山湖区的道路有序管理和发展却带来了诸多问题。据统计,青山湖区最高峰时候单车总量达到20万辆,人行道、公交站、地铁口、绿化带、小区内外、学校商铺门口等停满了共享单车,这严重超出了该区域的承载力,大量的共享单车投放在大街小巷,占用着本就紧张的城市道路资源,另一方面,共享单车破坏现象严重,大量“僵尸车”、故障车等长期得不到清理,堆积如山,企业管理缺位,这不仅影响了市民出行、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还占用挤压了城市公共空间,损害了整个城市的形象。

市民陈先生经常路过北京路,据他回忆,最夸张的时候,整条马路的人行道上都是各种颜色的单车,行人走路都没地方走。“本来我是自己骑车从家过来的,后来发现我自己的车实在没地方停,有几次好不容易找到个位置,等我买完东西出来发现我的车东倒西歪在路上,特别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乱停放的单车严重影响了行人的出行,当时我们就想,这么多车怎么没人管管呢?”

面对市民的心声和有效治理共享单车的决心,青山湖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他们多措并举引导共享单车企业规范经营、合理发展,不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包括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及时约谈提醒、推动严管重罚常态化,加大执法力度等一系列措施,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共享单车乱象并未明显改善,单车企业暴露的问题却越来越多:有些企业无节制地违规在市场上投放车辆,管理却跟不上;有些企业经营不善,将单车扔在街头成了城市公害;有些企业对于被暂扣的单车不闻不问,任其变成一堆垃圾。最多的时候,每天要出动上百人次的城管工作人员,整理疏导那些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处理,不但耗费了大量精力,还浪费了大量公共资源,如何管到位,管得好,是政府和企业共同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多项措施强调各共享单车企业应自觉承担乱停乱放、回收管理等主体责任,形成共治共管的氛围。”

主管部门下“猛药” 总量控制+政企合作 为共享单车治理开“良方”

青山湖区区域面积127.6平方千米,常驻人口近70万人,适宜共享单车投放的核心区域仅约20平方千米,可供共享单车运营的道路分别为东西向21条、南北向21条,总长度101公里。经测算评估,区域内共享单车类产品健康承载量约2万辆左右。为此,实行总量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能促使共享单车企业改善服务水平、加速市场优胜劣汰进程、改善城市及区域因共享单车数量过多而带来的各种问题,促使共享单车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拼单车数量升级为比服务质量。2018年至今,青山湖区执法大队共清理了10万余辆共享单车,对辖区共享单车总量进行了控制,促使各企业减少了投放量,使得现有车辆使用率得到极大提高,也减少了“僵尸车”、故障车的存在,还降低了企业运维成本,为辖区共享单车运营秩序开创了新局面。

根据南昌市委书记吴晓军在“彰显省会担当、唱响‘南昌品牌’城市建管十大提升行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及创建工作的需要,进一步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青山湖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下“猛药”,对辖区共享单车管理提出多项创新的管理措施:严格进行总量控制,青山湖区内共享单车不得超过2万辆;为方便市民用车,各企业投放须均匀分布,每个点位单车不得超过总量的千分之五,每公里不得超过总量的百分之二等精细化管理要求,以满足市民的多样化出行需求;打造北京路“路长制”示范路,按照南昌市城管局对共享单车实行“路长制”管理工作要求,以“打造亮点,提升品质”为出发点,及“一道一路”建设,打造示范路,引导运营企业规范、合理、有序投放,共同维护共享单车发展的有效成果。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洪洋表示,共享单车行业目前相对平稳的发展局面,既是相关企业在“野蛮生长”后的反思与自律,更得益于监管部门在看清利与弊之后,站在公众利益和长远角度而进行的规范,特别是部分投放过量的城市果断采取“限投”政策功不可没。共享单车行业要想健康发展、更好为公众服务,就绝不能走回头路。

近日记者再次来到青山湖区,可以看到,地铁口周边一半以上停放着市民个人的非机动车,另一半停放共享单车,井然有序;绿化带内、小区门口、临街商铺门口等地共享单车乱象也得到了极大改善,经过总量控制、政企业合作等一系列规范管理和创新整治工作,道路上的共享单车停放秩序得到了较大改观,车辆规模得到了有效管控,无牌无照车辆得到了有力清理,专项联合整治长效机制已初步形成并运转有效。采访中,有市民表示,现在走在青山湖区,道路有序,环境优美,自己的车也有地方停了,特别感谢这里的主管部门的有效管理,希望继续保持管理力度,让优质服务的企业更多为市民提供出行服务,满足大多数市民的健康低碳出行需求。

共享单车行业早已进入比拼综合实力的2.0时代,推动共享单车共建共治,需要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在城市公共管理的各项职能之间进行综合考虑,通过精准科学的管理模式,量化的考核机制,将模糊的界限清晰化,形成良好的循环。同时,政府和企业需要对用户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约束,制定相应的用车规则和信用体系,使用户养成良好的用车习惯,共建良好的行业秩序。


文章评论

共有 51 位网对文章表示很赞!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