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拓荒到后价格时代,对于DTC基因检测“元年”我们该思考些什么?

2018-11-02  来源:互联网 

基因检测正在成为另一个“风口”。

2015年,基因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基因检测技术被列入“新型健康技术惠民工程”。2015年3月,科技部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提出中国精准医疗计划,并预计到2030年前,我国将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而同年6月发布的《关于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的通知》,也提出要快速推进基因检测临床应用以及试剂、仪器的国产化。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17年国内已有超过230家从事基因检测相关业务的企业和机构,其中2017年1-10月,共计27家基因检测领域的公司宣布完成32轮融资(不包括上市),明确披露具体融资金额的有25笔,融资总金额超过50.86亿元。

(2006-2017年中国基因测序行业融资规模分析)

统计历年的融资事件不难发现,2014-2016年,我国基因检测行业融资规模从不到5亿元快速飙升逼近70亿元,两年时间翻了10多倍,远高于同期全球基因检测的融资规模增长速度。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投资机构盯上了这个细分市场的时间恰好踩在政策的节拍上。

这些动作足以让一个仍处于“拓荒时代”的市场兴奋起来。实际上,嗅到机会的创业公司和投资机构,比政策的步子跨得更大,一脚踩进当时还鲜有人接触的消费级(Direct To Consumer)基因检测市场。

从基因检测的应用场景来看,这个赛道可以细分为医疗级市场与消费级市场。前者包括生殖健康、遗传疾病筛查、肿瘤诊断及治疗、微生物检测、药物研发等领域,而后者除了在一定程度上用于泛医疗领域的药物反应检测、遗传病风险和疾病易感基因检测等场景外,还开发了更具消费和趣味属性的祖源分析、运动等潜能水平、酒精代谢等体质特点等市场。

(智库《还不知道基因检测?那你就out了》)

不过,由于直接面向消费者,一来没有权威机构背书,二来存在同质化现象,DTC基因检测产品也饱受舆论争议。例如,对于个性天赋的检测,就被新华网批评为“高科技算命”,人民日报更发出“消费级基因检测可以信任吗?”的疑问。

智库曾撰文分析,大多媒体经常探讨的消费级基因检测结果准不准、靠不靠谱等这些问题,很大程度是因为没有明确医疗级和消费级基因的分类,误认为消费级基因检测的产品可以得出医疗性的结论,而为消费级基因检测打上“虚火、不可信、发展方向不明确”等等的标签。

但退一步来看,即使医疗级的基因检测,也在“华大癌变门”事件中被推到风口浪尖。今年7月,一篇关于华大基因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导致缺陷患儿出生的文章在网络流传。虽然华大基因在当晚发布澄清声明,却并未能息事宁人,直到不少专家学者出来发声科普,才让这件事的热度降下来。

“华大癌变门”的核心问题在于,当检测技术与医生认知无误的时候,这一认知却没能向患者及相关公众正确传递。类似的认知问题不仅仅局限在医疗级基因检测,更成为基因检测所需要共同应对的事情。这背后折射出,我国对于基因检测的政策细则与法律法规仍然有待完善。

对比美国的情况,作为DTC基因检测的鼻祖,23andMe直到今年4月才获得FDA上市批文。而国内则由于市场准进门槛低,缺乏相应监管,早在2017年8月,拿到4000万元B轮融资的23魔方将全套基因检测从999元降价到至499元。今年6月,23魔方再次将其基因检测产品单价下调至299元,被市场质疑是再次向微基因、水母基因等同行挑起“价格战”。

大健康认为,降价一定程度上是产品规模化和技术提升的结果,基因检测产品和服务最终还是要回归其本身的价值。换言之,当增量市场不断成长,最终会倒逼政府、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共同思考基因检测的地位与发展方向。

(智库《还不知道基因检测?那你就out了》)

智库预测,2019年将成为消费级基因检测行业的“爆发元年”。产业的整合进一步加剧,行业规范和标准有望出台并不断完善,有所准备的基因检测企业也可能利用这一机会,参与其中进而为自身提高议价权。此外,基因检测企业不再单纯销售检测试剂等产品,而是将重心向下游的数据分析、健康管理、药物研发等场景转移。

至于哪些细分赛道能最先获得突破?“后价格战”时代各家企业又该如何调整业务?消费级基因检测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有哪些可能?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将于2018年11月30日由将在北京举办的大健康创新者年会上得到解答。本次大健康创新者年会不仅会发布消费级基因检测的行业报告,更邀请到微基因CEO陈钢进行主题分享

2018大健康创新者年会将就科学生活、健康管理、健康管理等议题,为产业创新者们搭建起一个平台和桥梁。在这里,你或许能找到通往新科技和新业态、新理念和新品牌、新政策和新资本的“金钥匙”。

与此同时,还将评选出“2018中国大健康十大创新力企业”等16个企业奖,“2018中国产业创新年度创新者”等两个人物奖,“2018中国最佳产业母基金”等4个机构奖。

其中,“2018中国大健康十大创新力企业”目前已有83个企业参与评选。该奖项通过网上申请、网友票选、专家复选的方式产生最终的评选结果,并于11月29日晚在“2018创新者年会暨第四届创新奖颁奖盛典”晚宴中公布评选结果。

这是一场关于科学生活、健康消费的大健康“聚会”,这是一场注定不负期待的盛宴,11月30日,北京2018大健康创新者论坛诚邀业界同仁,问道万亿蓝海,一起走向健康美好生活!

点击了解详情:https://www.iyiou.com/a/HealthCare_beijing_2018


文章评论

共有 51 位网对文章表示很赞!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