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淳砖墙镇:“红色”引领 共绘防汛“同心圆”

2024-07-27  来源:互联网 

(李佳慧 吴心浩)风雨践初心,危难显担当。自入汛以来,高淳区砖墙镇闻“汛”而动、迎“汛”而上、应“汛”而为,在汛期灾情面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红色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防汛救灾第一线,书写广大党员干部的使命与担当,共同筑牢防汛的“红色堤坝”。

强化党建引领,挥好防汛“指挥棒”

砖墙镇坚持党建引领,统筹推进防汛备汛工作,下好防汛“先手棋”。成立全镇防汛工作指挥部,召开专题会6场,认清当前防汛形势,制定防汛应急预案,完善防汛指挥体系。建立“镇—圩局(行政村)—包干党员”三级联动机制,成立一线巡堤、风险管控、后勤保障、抢险救援等7个工作小组,明确干部职责分工,坚持防汛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凝聚起上下联动、组织严密的防灾减灾救灾强大合力,有效引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落实到位。

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投身于防汛一线,打头阵、挑重担,在“惊涛骇浪”中展现了党员干部冲在一线的坚定决心和雷厉风行的高效执行力。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做到有汛必到、闻汛必来,确保信息畅通、调度有序。强化应急保障,备齐备足救生衣、编织袋、防汛雨衣、长筒胶靴、电筒等应急救援和安置保障物资,为保障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全面排查整治,打好防汛“主动仗”

自启动水阳江区域防汛应急响应以来,砖墙镇迅速组织水阳江沿线的圩局和村设置10个防汛点位,每处安排5-6人进行24小时轮班值守,检查堤坝有无渗漏、散浸、管涌等险情。在巡查过程中,防汛人员沿用了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的“水牌”接力,在两个值守点之间,以“水牌”为一个信物,相互交换,在及时掌握埂堤水情水势的同时,有效监督巡查人员的工作职责,确保河堤巡查工作全覆盖。

“每隔1个小时巡1次堤,24小时不间断,如果发现有什么异常情况,我们都会做上标记,第一时间汇报。”砖墙镇西江村66岁的老党员李箕云说道。他曾多次参与防汛,在巡堤查险的同时,将自己丰富的防汛经验传授给年轻的党员干部,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相传。“以前听父辈们讲救灾的故事,现在轮到我们挺身而出了,舍小家为大家。”90后村干部周勇豪挺起青年党员的责任担当,日夜坚守在防汛岗位上,用心架起群众的“安全桥”。

汇聚红色力量,筑牢防汛“安全堤”

为保障顺利度过汛期,砖墙镇充分发挥“红色网格”力量,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汛”为令,迅速行动,成立党员先锋队15支,参与党员300余人,设立党员示范岗10个。利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和宣传栏、网格员上门入户等“线下”载体,及时准确推送气象部门预警信息,开展防汛抗洪知识宣传,普及防灾避险措施、防汛自救技能等防汛常识,提醒居民群众密切关注雨情、水情、灾情,筑牢防汛救灾的思想防线。

“防汛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也是我们商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向一线防汛工作人员表示敬意,感谢他们对我们的守护。”砖墙镇商会会长陈长明说道。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砖墙镇加强党组织联动、多方协调配合,积极组织号召商会企业、民营企业家、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开展捐资捐物活动,在风雨中与防汛一线的人员同心同行,以实际行动支持和鼓励坚守在防汛一线的工作者。

汛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接下来,砖墙镇将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把防汛减灾的“战场”当成检验党员干部初心的“考场”,把奔赴一线的“逆行”当成践行党员干部使命的“前行”,时刻绷紧防汛安全弦,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确保人民群众“风雨无忧”。


文章评论

共有 51 位网对文章表示很赞!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