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眼镜还没死,AR 眼镜也没凉,它们只是成了生产力工具

2019-01-29  来源:互联网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持续低迷,手机厂商已经开始寻找一下个高速增长的市场,小米华为重金押注 AIoT,同时 AR 眼镜也被寄予厚望。

正如爱范儿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智能手机发展到今天出现了两大基本矛盾:

一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屏幕尺寸需要,同落后的人手大小进化速度之间的矛盾;

二是,越来越全天化的手机使用时长,同人民生产生活所需占用手、眼之间的矛盾。

AR 眼镜看起来会是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既解放双手,又能进一步扩大显示面积。

▲Magic Leap One

不过目前市场上的 AR 眼镜显然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不是价格过高,就是续航太差功能鸡肋,要取代智能手机为时尚早。

▲2014 年,戴上 Google Glass 打网球的费天王

但在很多科技厂商的车间里,AR 眼镜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从路上的汽车到田间的拖拉机,AR 眼镜大大提高了这些科技产品的生产效率,就连被失败博物馆收录的 Google Glass ,其实也还在发光发热。

丰田用微软 Hololens 造车

微软的 AR 头显 Hololens 诞生四年以来,在消费电子市场的表现并没有比 Google Glass 好多少 ,多次传出停产的消息,但却受到不少汽车厂商的青睐。

▲ 图片来自:The Verge

比如丰田就已经将 Hololens 引入到汽车生产线中,在位于日本爱知县的丰田总部,3D 数据应用项目经理 Koichi Kayano 就在使用 Hololens 进行车身喷漆和涂层厚度的检测工作。

据 Koichi Kayano介绍,过去这些检测工作需要在每辆车上铺满一张有 500 个小孔的纸张,之后工作人员才能用超声波检测仪来确认涂层厚度是否准确。

这种检测方法的不足在于,制作这些用于检测的纸张和铺上车身都十分耗时,而且每次微调涂层后纸张的位置也要重新调整。

不过 Hololens 能让工作人员跳过这些步骤,通过眼镜就能看到这些虚拟纸板铺在车身的效果,工作人员能都通过 AR 展示的 500 个小孔完成测试,这大大提高了效率,Koichi Kayano 表示;

过去这项工作需要花费两个人一整天的时间。但是使用 HoloLens 一个人可以在两小时内完成这项工作。它改变了方式我们工作。

同时通过 HoloLens 两款 MR 程序 Layout 和 Remote Assist ,丰田工程师可以在千里之外看到当地工作人员的实时模拟画面,在远程进行协作,完成设备检查和故障处理等工作。

此外世界最大的全球能源公司之一雪佛龙也和微软签订了 7 年的合作协议,在公司全面推广 Remote Assist,用这些 AR 设备逐渐取代实地考察。

因为雪佛龙的设施遍布全球各地,过去公司几百位设施专家每年的飞行里程超过 80 万公里,经常几天时间都花在路上,如果全面用上 HoloLens 不仅能更及时解决设备问题,也能大大节约成本。

Google Glass 没有死

说到智能眼镜,不得不提 Google Glass ,这款设备被认为是 Google 最失败的产品之一,还被列入瑞典的失败博物馆,与苹果 Newton 等不被市场认可的产品一同展出。

实际上 Google Glass 并没有死,在消费电子市场折戟之后,又在企业级市场「复活」了。

2017 年,Google Glass 以企业版本 Glass Enterprise Edition再度回归,主要面向企业客户,涉及农业机械、制造业、医疗以和物流等领域,如今在一些公司使用 Google Glass 已经是像做 PPT 一样的必备技能。

在农业机械公司 AGCO 的工厂里,可以看到 100 多位工人戴着 Google Glass 进行工厂的场景,「Google Glass 就是他们制服的一部分,跟手套和头盔没什么不同,在大部分工作时间都会戴着。」AGCO 的业务流程改进总监 Peggy Gullick 说。

在几年以前, AGCO 的工作人员需要使用平板电脑穿梭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记录和检查,Google Glass 则解放了他们的双手,工人可以用 Google Glass 的 语音识别和头部动作追踪功能录入和传输数据,平板电脑被逐渐抛弃。

在换班的时候,佩戴者只要点击耳机的一侧说出「OK Glass」,就能用语音信息记录工作记录,交代工作交接的内容。

据 Peggy Gullick 介绍,一开始工厂只采购了 6 副 Google Glass 试用,不过效果却立竿见影,工艺改进效率提高了 30%,质量检测时间缩短了 30%,甚至连新员工的培训时间也省了一半,于是很快把订单加到 100 副。

Peggy Gullick 认为 Google Glass 是一个「彻底改变游戏规则」的新技术,尽管一幅眼镜的价格高达 1500 美元(约 1 万人民币),但与过去在爬上爬下过程中容易摔坏的平板相比,Google Glass 其实反而节约了成本。

现在凡是 AGCO 的员工,无论是什么岗位,入职后都需要接受使用 Google Glass 的培训,很多员工一周 40 个工时都需要佩戴它来完成工作。

除了微软和 Google ,类似的 AR 眼镜在工业领域已经越来越普遍。

Epson 的 AR 眼镜能让无人机驾驶员以第一人称视角看到摄像头的画面,Vuzix 的智能眼镜 的 AR 程序能帮助物流公司挑拣员加快货物挑拣效率,Daqri AR 头盔帮助建筑师和工程师在动态全息空间中进行工作……

这些 AR 眼镜在消费市场不成功,却在企业用户中重获新生,很大原因在于价格,去年推出的 Magic Leap One 创造者版本起售价 2295 美元,而 HoloLens 的开发者版本要 3000 美元,大多个人用户比较难接受这样的价格,但对于企业来说则更容易负担。

HoloLens 和 Google Glass 的案例已经说明了 AR 眼镜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潜力,虽然像 HoloLens 这样比较笨重的外形还有待改善,但作为生产力工具,要求也不必像智能手机这些日常随身设备一样轻便美观。

尽管 AR 眼镜距离普通消费者的距离仍然比较远,但各大厂商在企业级市场积累的经验,其实也在为打入消费级市场作准备,毕竟苹果在研发 AR 眼镜也基本是公开的秘密了,说不定未来的某一天 Google Glass 也会在消费电子市场再度「复活」。


文章评论

共有 51 位网对文章表示很赞! 查看完整内容